香港本地大學的研究團隊在2022年收集了過千名香港受訪者的信息。
結果顯示,16.6%受訪者曾患抑鬱、焦慮及驚恐症等任何一種精神疾病,每六位香港受訪者中就有一位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擾。
傳統心理治療分公私營兩類,私營費用高昂,公營候診時間長,致使大多數有輕微負面情緒的人只會選擇自己排解。
基於慈悲聚焦療法
為有抑鬱症狀的群體設計
基於VR暴露療法
為有社交焦慮症狀的群體設計
用戶能夠在其中欣賞絢麗的烟花
為緩解壓力,放鬆而設計
基於敘事治療法
為有分離相關焦慮症狀的群體設計
設有身體掃描練習
為有自閉症狀的群體設計
利用沉浸式VR為基礎的靜觀
為靜觀練習而設計
AI × VR心理治療系統是一個幫助人們解決常見的心理問題的創新技術,透過創新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和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技術開發創造虛擬治療場景並實現分析用戶心理症狀的功能,令到與心理治療相關的服務機構能夠為存有輕度至中度心理疾病症狀的群體提供專業的AI x VR心理治療,從而減輕患者的治療成本和機構的醫療負擔。
目前社會對於心理治療的需求越來越大,但專業的精神健康支援十分短缺。一方面患者約見公營精神科的輪候時間長,每次會面時間短;另一方面私營精神健康服務收費昂貴,普通家庭難以負擔,而VR心理治療能夠有效緩解此問題。目前VR心理治療已被證實有著與傳統心理治療相當的治療效果,且在國外已廣泛應用於臨床群體,我們值得將更加多的關注投入在AI x VR心理治療系統上。
内含由專業的心理工作者、注冊心理輔導員和臨床督導、本地大學以及社會服務機構的(前綫)人士共同設計完成的治療場景。根據用戶的情況,AI x VR 心理治療系統能夠為用戶提供不同種類和設定的治療。此外,系統中還設有AI語音情緒辨識功能, 廣東話語音識別功能,以及生理數據擷取與分析功能。
這是一種由Meta Health研發訓練的高效的,基於多特徵、多語言融合的語音情緒辨識算法。在此模型中,6種情緒——憤怒、厭惡、恐懼、快樂、中性和悲傷識別的準確率分佈均勻,平均準確率達95.5%左右。
AI語音情緒識別現已應用於針對抑鬱症患者而設計的治療場景《哭泣小孩》中。 當用戶對哭泣的小孩做出富有同情心的回應時,該模型能夠快速準確地從用戶的聲音中識別出他們的情緒,隨後呈現每種情緒的占比,輔助專業人士分析用戶的治療情況。